美媒近日报道了一组数据,自8月份以来,中国进口的俄罗斯乌拉尔原油飙升到每日7.5万桶,几乎是过去的两倍之多。反观印度,则在美国的打压制裁下,被迫放缓了原油进口的节奏,进口量从巅峰期的每日上百万桶骤降到40万桶不到。
中印同为俄罗斯原油进口大国,目前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境遇。一方面美国对印度大加制裁,扬言要对印度实施50%的关税,另一方面却对中国抄底俄原油的行为视而不见。
这引起了印度方面的极大困惑,本月22日的印俄外交会议上,印度外长苏杰生面对拉夫罗夫委屈不满的表示:明明中国才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买家,为何美国唯独盯着印度紧抓不放呢?他们怎么不敢对中国下手?
印度的困境
印俄之间有着悠久的能源贸易历史,俄罗斯的石油资源十分富裕,而印度则需要大量能源进口,但双方能源贸易的真正爆发期,则是在2022年2月。
俄乌冲突爆发后,欧美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实施全面封锁,俄罗斯被迫打折出售原油。印度瞅准时机,大规模进口低廉原油,随后再加价倒卖给欧洲买家。冲突爆发前,俄罗斯原油仅占印度总进口量的0.2%,但截止到次年5月,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45%,印度平均每天都要从俄罗斯进口200万桶原油。俄罗斯也因此一举取代中东,成为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。
俄罗斯石油要比同期国际基准价格每桶便宜15美元左右,印度通过进口转销,每桶大约能赚取60美元的价差,这是一个巨大利益链。有美国机构分析,从欧美对俄罗斯制裁至今,印度通过倒卖原油至少赚取了680亿美元。
2023和2024两年间,平均每年纯赚为230亿美元,今年仅上半年就狂赚150亿美元。按照去年的出口和纯利额对比来看,印度倒卖石油这条产业链的利润要超出30%。
印度本土的炼油厂也赚的盆满钵满,信实集团在印度西海岸建有全球最大炼油厂。战争爆发后,该集团的股价一路飙升,涨幅高达34%。
2024年底,印度和俄罗斯又达成了史上最大能源贸易,由俄罗斯石油公司每天向印度信实集团供应50万桶石油,合同时限为10年。若按照去年底的行价计算,这项合同每年能带来130亿美元的贸易价值。
但好景难长,印度倒卖石油的举动早就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,而就在8月初,特朗普终于决定签署行政令,正式对印度下手。行政令内容如下: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低价石油的行为是对美国的背叛,不仅极大损害了美国利益,还间接影响了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,自8月28日起,美国将对印度部分输美商品加征25%关税。
结合此前25%的基本关税,这意味着印度数美商品的部分税率已经上升到50%。这引起了印度方面的极大不满,印度外交部迅速回应,表示特朗普所签署的行政令不公平、不公正、不合理。印度的原油进口完全是基于市场因素,目的只是为了保证14亿国民的能源安全。
但这套说辞显然无法打动特朗普及其幕僚团队,8月18日,白宫贸易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发表文章,毫不留情的抨击印度进口俄原油是典型的投机倒把行为。他警告印度:如果想继续成为美国的战略伙伴,那你们就要表现得像美国的战略伙伴。
美国《华盛顿邮报》评价道:俄罗斯原油让美印关系跌到十年来的冰点,目前印度公众在国内掀起了一轮反美浪潮,从麦当劳到苹果,美国的跨国巨头们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抵制呼声。
口号硬比不上膝盖软,尽管印度国内一片抵制呼声,尽管印度政府也尝试过外交抗议,但在特朗普关税大棒的制裁恐吓下,印度政府最终还是决定暂停购买俄罗斯原油。
据印度《经济时报》消息,目前印度石油公司、巴拉特石油公司、斯坦石油公司等一众国有私营企业,正逐步暂停俄罗斯石油采购计划,目前印度炼油厂的进口量已经从不久前的每天175万桶暴跌至40万桶。现在还有四艘满载俄原油的印度油轮,在8月1日听闻特朗普的制裁风声后,被吓的停在印度洋不敢靠岸。
很显然,特朗普的行政令在印度面前还是极具威慑力与话语权的。毕竟按照他的行政风格来看,50%的关税制裁只是开胃菜,理论上100%的关税惩罚还会在不久后接踵而至。印度百般斟酌,在俄原油和对美贸易之间,最终还是选择转向美国。
印度总统莫迪对特朗普的行为极度不满,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愤怒,指责美国实行双重标准。这里的双重标准是指,美国胆敢向印度施压,却不敢对中国采取同样的强硬政策。
中国的硬气
据海关统计,2024年我国从俄罗斯共进口了1.09亿吨原油,甚至要比印度8800万的进口量还要多2100吨。在今年8月份印度决定放缓对俄石油进口后,我国炼油厂迅速出击,一口气购买了15批次的俄罗斯原油,总量高达千万桶级别,预计将从10月起开始交付。
这批原油将通过中俄管道和北极航道,陆续运抵我国东北、华东的炼化基地。且本批次原油中,30%还是可提炼为高端柴油的稀有北极原油。这些石油在国际市场上的溢价最高达8美元一桶,但俄罗斯给我国的价格比布伦特原油还要低5美元,甚至低于此前给印度的报价。
国际能源署统计,在今年上半年,中国对俄原油进口量同比激增40%,日均进口超80万桶,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。
这一背景下,世界媒体都在紧盯特朗普,大家一致认为特朗普必将对中国下手,展开新一轮关税制裁。可偏偏在八月中旬的美俄会谈上,特朗普会后亲自表态:我现在不会对中国实施任何关税报复。
这一句话在印度全国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,中俄原油贸易比印度进口量更大,比印度进口价更低,还能游离于美国制裁之外,尽情尽量的随意购买俄罗斯原油。这也难怪印度会对中国眼红,对美国不满了。
对此,美国财务部长贝森特也给出了一份看似合理的解释:中俄石油贸易是长期存在的行为,俄乌战争前,中国的进口量为13%,战后小幅上涨到16%。反观印度,则从最初的不足1%迅速飙升到40%以上,而且还加价卖给欧洲,从中谋取不当得利,是典型的投机行为,当然理应受到抵制。而且中国是美国最大关税来源,只要两国关系处于正常,那最好不要轻举妄动。
贝森特实则只说出了众多原因的其中之一,美国的克制更多要源于中国强大的反制能力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稀土管控。我国手握全球90%的稀土精加工,牢牢掌握了美国战斗机、汽车工业、清洁能源多个领域的生产线。中国的稀土控制,就是对美国制造业的制约。
此外还有制造业产业链,美国如今无法在短期内找寻到可替代中国的生产地。如果执意对中国加征关税,所产生的成本势必会转移至美国万千普通消费者身上。正如特朗普所言:我不希望在12月份圣诞节来临之前,再对中国商品进行然而任何关税上调。
美国对中印两国所展现态度的不同,归根结底还是源自于中印两国本身的工业与核心技术水平。只要本身强了,才能让别人看得起你,不敢对你轻举妄动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配资头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